中新網2月3日電 (中新財經記者 左宇坤)新春開年,“全力拼經濟”成為各地共識,開局起勢的沖鋒號已然吹響。
新一年工作如何做?各地的新春“一號文件”可謂是對全年重點工作提綱挈領的部署。近來,諸多省份已印發“一號文件”,對新一年的經濟工作明確發力點、叩響發令槍。
力促消費
消費是穩定經濟發展的“壓艙石”。春節假期,供需兩旺的消費市場喜迎“開門紅”,為消費信心的穩步回升與經濟活力的持續迸發開了好頭。
趁熱打鐵,消費在多個省份的“一號文件”中被列為全年重點任務。
2022年GDP邁上12萬億新臺階的江蘇省,在《關于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》中提出涉12個方面共42條政策措施,旨在提振發展信心,推動經濟運行率先好轉。
著力恢復和提振消費,對于江蘇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意義重大。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周曉陽介紹,江蘇將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,供給端重點是加快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,促進供需良性互動;需求端重點是提升消費促進活動的帶動效應,持續釋放消費潛力。
基于此,江蘇明確著力恢復和提振消費,除了大力促進文旅企業恢復發展、創新發展,還重點提出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、綠色智能家電下鄉等促消費活動,以及延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。
同樣給新能源汽車市場吃下“定心丸”的還有上海。《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》共推出十項行動32條政策措施。其中提出,對個人消費者今年6月底前置換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萬元財政補貼,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給予支付額10%、最高1000元一次性補貼。
同時,上海還將通過購物節、文化節、藝術季、會展行業等消費場景多管齊下,全面恢復和提振消費。
東北經濟第一省遼寧同樣重視對消費場景的打造,在《遼寧省進一步穩經濟若干政策舉措》中,提出著力打造消費新場景、加大對縣域商業和重點商貿流通市場主體支持力度等多項措施,多元化的消費補貼、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也已提上日程。
力擴投資
“從近年穩增長工作實踐看,擴大有效投資始終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。”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表示,2023年上海將繼續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提信心、擴需求、穩增長、促發展的重要舉措,作為優化供給結構的重要手段。
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,上海將開展全球招商引資活動,舉辦“潮涌浦江”系列投資推介活動、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和上海城市推介大會,組織專業化招商團隊赴海外精準開展專題招商推介活動。
遼寧提出加大引進外資支持力度。對新設5000萬美元以上、增資3000萬美元以上的優質外商投資項目,按實際到位外資額不高于2%的比例給予獎勵,最高獎勵金額1000萬元人民幣。
江蘇的“一號文件”則指出,要加大對省級及以上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力度,可由地方政府根據職責權限作出承諾,制定并試行用地承諾制,在地方政府承諾兌現排污總量指標來源、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的前提下,可實施項目環評承諾制審批。
力穩樓市
“房地產仍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。”歲末年初,這一論斷多次在重要場合被提及,引起市場極大振奮。各地也把提振住房消費納入到新一年經濟發展框架之中。
江蘇從個稅、公積金、動遷安置、價格備案等角度落實了購房需求提振的支持,將2022年的房地產政策持續向下滲透落地。“調整優化限制性政策和土地出讓政策”等表述也讓人期待接下來的更多政策的推出。
遼寧則鼓勵二手房交易和新建商品房銷售享受同等補貼支持政策,且提出了二手房“帶押過戶”等具體措施。
上海除了明確支持合理住房消費、滿足房企融資需求外,還提出了啟動1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。
“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,國家對于房地產的基調有所調整,穩增長、促內需的權重上升了,可以說政策扶持的力度超出預期。”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,基于此,各地借著政策紅利的東風,既可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,也有利于實現經濟發展目標。
力保民生
北京和河北則將“一號文件”聚焦到民生。北京市發布的《北京市2023年辦好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分工方案》,涉及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共33項,包括優化基本公共服務、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等八個方面。
其中提出的今年將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個、優化90條信號燈綠波帶、建設100公里森林步道等內容引發關注。
河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《河北省2023年民生工程實施方案》明確,今年在全省繼續實施民生工程,包括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816個,建設改造農村公路7000公里,其中“對接路”330公里等。
梳理發現,不少地方的“一號文件”也深刻體現了當地的“重要特色”。
例如,作為畜牧大省,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2023年1號文件——《支持生豬、家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指出生豬和家禽產業是吉林省畜牧業的重要支柱產業,豬肉和禽蛋是居民“菜籃子”的重要消費品。文件就鼓勵和支持生豬、家禽產業提出多項具體措施。
能源大省山西則發布《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3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》,這也是自2009年起,山西省政府連續15年以“一號文件”安排部署安全生產工作。